爱沙尼亚人的民族服装多达100种。服装色彩鲜艳,图案多种多样。男子穿略长于膝的松紧口裤子,然后再套上长统袜,夏天戴圆形毡帽,冬天戴护耳皮帽。另外,腰带和手套也是不可缺少的服饰。爱沙尼亚人认为腰带能给人们无穷的力量,可以使他们战胜病魔,也能促使妇女生育;手套则能避邪,是十分吉利的物品。妇女穿绣花翻领的宽袖衬衫,长裙多为镶红边的背心款式,爱戴圆形银胸饰。已婚女子系围裙,戴柔软的轻便帽。现在,民族服装主要用于节日和文艺演出。 爱沙尼亚人主食为面食、土豆、肉类、奶制品、豌豆以及其他蔬菜等,奶制品在波罗的海沿岸享有盛誉,饮料多为家制啤酒。 现在农村住宅环境不错,楼房多为二层,如果登上绿荫丛中的小楼,你经常可以看到湖泊、河流以及草地。 爱沙尼亚的歌咏节历史悠久、规模庞大。曾举办一次有4万人参加的大合唱,观众多达30万人。 爱沙尼亚还经常举办“能工巧匠日”。在这一天,从四处赶来的艺人们都聚集在广场上,各显其能,当众献技。评判组由选举产生。奖状有“最佳手艺人”、“最佳陶器工”、“最佳锻工”、“最佳编织工”等。凡获“最佳”者再参加市级竞赛,角逐出“王中之王”。获胜者头戴陶瓷、铁或木制的王冠,脖子上挂着橡树花环,还可获奖章。报刊刊载表扬他们的文章,电视台播映他们的镜头。 爱沙尼亚人的婚礼很有情趣。婚礼前姑娘要绣荷包、手帕,编织一些手套、袜子等,作为馈赠公婆、亲友们的礼物。婚礼上经常有很多游戏、玩笑,其中包括“偷新娘”。按古老的民间习俗,新婚夫妇进门后要共用一盆清水洗手,表示今后不分彼此,同享一切。但婚宴间会有一群戴假面具的“匪徒”袭击新人,并将他俩分别“关押”。此后新郎应设法逃出“囚牢”,“历尽辛苦”搭救自己的爱人。人们把这一游戏看作“生活的考验”,表示在未来共同的生活中不仅有幸福和欢乐,也会产生痛苦和悲哀,因此,夫妇俩应互相帮助,永不分离。还有一种游戏是检验新娘是否心灵手巧,在迎娶的这一天,新娘要表演一下快速包布娃娃,但现在为了让新郎习惯于合理分担家务,也开始检验新郎了。 婚宴结束时,新娘要等待婆婆或一位年长的女亲戚帮她摘下头纱,给她戴上主妇用的帽子并系上绣着图案的围裙。如果婆婆相信这个儿媳妇能操持家务,就会将一串钥匙和一把大汤勺一起交给刚过门的儿媳,表示她已获得做女主人的权利。最后一项节目就是新娘起来向宾客们敬酒,大家唱起歌,然后向年轻的女主人告辞。婚礼就这样在歌声中结束。 |